溶剂吸脱附回收工艺

    在化工生产中,为了提高传质效率往往会采用溶剂溶解固体反应物料来强化反应过程,这些溶剂虽然不会参与反应,但因其沸点低易挥发的特点,通过废水和废气而流失,造成环境污染和物料浪费,为此需要在生产工艺中嵌入或尾气处理装置中考虑溶剂的有效回收问题。通常,考虑尾气量、尾气浓度、物料特性等不同,而采用以下单独工艺或组合工艺实现溶剂的回收利用:


1、冷冻冷凝法

含有溶剂的尾气,在初始温度高、浓度高时,可以根据其饱和蒸汽压随温度降低而快速降低的特点,采用尾气冷却-深冷-超深冷工艺进行溶剂的高效回收。冷冻冷凝工艺针对饱和蒸汽压过大的尾气通常作为前置回收措施,初步回收物料并降低浓度利于后续设施工作且最终满足回收溶剂同时尾气达标排放。

冷冻冷凝通常采用管壳式冷凝器或为换热单元,冷媒可采用工业循环水(普冷)、工业冷冻水(冷冻深冷)、氟利昂(冷冻深冷)、液氮(超深冷)。排放量大而浓度偏低的、饱和蒸汽压随温度变化小的、多溶剂混合冷冻可能会出现冻堵或物料特性不一致的情况不宜采用冷冻冷凝工艺。

2、固体吸脱附法

利用多孔的大孔树脂、活性炭、活性炭纤维以及其它沸石等无机吸附材料,进行尾气吸附和解析附在实现尾气达标治理的同时可以回收大量的溶剂。对于大多数溶剂来讲,通常都属于高值化学品,在选择其尾气治理工艺时,能够采用回收措施的应优先考虑,除非必要尽量不采用焚烧焚毁措施,以免造成物料的浪费。

微孔材料解析附设备以箱式、罐式多见,通常采用自动控制和原位再生解析附的设计。设计时考虑吸附材料的相对吸附容量、尾气浓度和风量、设计解析附周期时长来确定每个装置吸附填料的装填数量;根据吸附材料的风速-动态吸附能力衰减特点确定吸附设备截面风速即确定设备截面积和直径;根据吸附特性和设计吸附效率确定装填高度即停留时间。总的来说吸附装置的设计需要兼顾投资和收益的平衡来确定最终的装置设计。我司常规的解析附工艺流程设计如下:

装置特点:

1)尾气母管多管设计,多罐设计可串联使用可并联使用,实现不同季节和不同生产工况下的灵活调节,降低风压节省风机电量;

2)全自动化控制原位再生解析,摆脱人为因素高效运行;

3)可前置风机提高吸附效率节省总的电量消耗;

4)设计有多组温控保护,事故状态自动停止升温或严重时蒸汽灭火/水喷淋灭火;

5)解析气回流系统,避免装置周边出现二次污染源;

6)优化的内部结构设计,实现流场的最有布置,尾气分布均匀,避免短流超标;

7)可采用真空负压配合解析,节省热源消耗;

8)蒸汽可用热氮气替换,实现水解物料的可靠回收,避免回收物料带水二次处理过程;

9)可靠选用适配的接液接气材料,实现设备的长期稳定可靠运行;

1、高沸点溶剂吸脱附法

利用有机物之间的相容原理,利用高沸点低蒸汽压的其它溶剂作为吸收液,循环洗涤含有待回收溶剂的尾气,使带回收溶剂溶于吸收液中,尾气实现达标排放;溶有回收物料的吸收液经蒸馏分离,回收预回收的溶剂回用生产,吸收液再次用作喷淋塔补液。



上一个:异相催化氧化技术 下一个:没有了
  手机:

1561836209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