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姆环境 · 案例分享 · 为什么氨氮达标,总氮不达标?

【项目案例】

近期遇到一个朋友,公司的污水处理工艺为“厌氧+好氧生化”,出水总氮要达到70以下,氨氮15以下,COD300以下,目前进水氨氮200左右,出水1点多,进水总氮200多,出水总氮只能维持100多,进水COD2万多,出水COD达标。目前公司有4个独立厌氧罐,总容积大概3000方,好氧池两个独立水池,总容积大概2000方左右,水池之间使用提升泵进行排水。

【案例分析】

总氮超标一般分两种情况,一是氨氮高导致的,二是硝态氮或有机氮高导致的,以上案例来看进水氨氮与总氮数据差不多,出水氨氮很低,基本可以判定是硝态氮高导致的,也就是反硝化出现问题,以下从这种情况来分析一下!

1、内回流太小

AO工艺的全称是倒置硝化反硝化工艺,AO工艺的脱氮效率和内回流比成正比!根据脱氮效率公式,内回流比越大脱氮效率越高,有些污水处理内回流泵部分损坏或者选型太小,会导致脱氮效率低!

解决办法:提高内回流比在200~400%(有的脱氮工艺是内外回流合并在一起的,内外回流比也要控制在这个范围,这个范围既保证了污泥的回流,也保证了硝化液的回流,保证反硝化的脱氮效率)

2、反硝化池环境破坏

这种情况的出现的标志是,反硝化池 DO 大于 0.5,破坏了缺氧环境,使兼性异养菌优先利用氧气来代谢,硝态氮无法脱除,整体导致 TN 的升高,反硝化池缺氧环境破坏,后面往往带来的可能是氨氮的超标,原因是硝化细菌无法形成优势菌种,不过曝气池足够大,还是没有问题的!

解决办法:

(1)内回流过大,导致携带DO过多的,调小内回流比或者关小内回流处曝气。

(2)其他问题导致的DO高,例如进水与水面相隔过高,导致跌落充氧,要减少高度差等。

3、反硝化反应时间不够

在设计规范中反硝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要求在 2~10h,也就是最低的 HRT 要控制在 2h 以上,低于最低停留时间反硝化会进行的不彻底!

解决办法:

(1)超出设计标准的进水量导致的HRT缩短,可以考虑增加反硝化池的容积,例如新建或者将一些过余的建筑改成反硝化池。

(2)污泥回流导致的HRT缩短,在实际中水力停留时间的计算需要算上污泥回流的量,污泥回流比越大反硝化的 HRT 越短,过大的污泥回流会导致反硝化的 HRT 不足,这一点很少有人去考虑,其实污泥回流并不需要控制很大,控制的越大,回流污泥浓度越小,回流中水越多!这种情况可以适当控制污泥回流比来解决。

  手机:

1561836209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